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瘀汤

化瘀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化瘀汤

药方名称化瘀汤

处方当归9~15克 熟地6~9克白芍(酒炒)6克川芎3克肉桂6克桃仁3克(去皮)红花(酒炒)2.4克

功能主治养血化瘀。治妇人血瘀形成,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身体素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气滞,加香附乌药木香砂仁,血化则痛自愈。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会约》卷十四:化瘀汤

药方名称化瘀汤

处方当归3-5钱,熟地2-3钱,白芍(酒炒)2钱,川芎1钱,肉桂2钱,桃仁1钱(去皮),红花(酒炒)8分。

功能主治血瘀成形,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而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如气滞,加香附木香砂仁乌药之属,血化而痛自愈。

摘录《会约》卷十四

猜你喜欢

  • 淋渫药地榆散

    药方名称淋渫药地榆散别名淋渫地榆散处方地榆、蒴藋、荆芥穗、苦参、蛇床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肛门痛痒或肿。用法用量淋渫地榆散(《卫生宝鉴》卷十七)。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榆散”。摘录《御

  • 保命安胎汤

    药方名称保命安胎汤处方砂仁、香附、陈皮、紫苏、秦艽、川芎、当归、白芍、黄耆、白术、杜仲、艾叶、酒芩、童便。功能主治妊娠腹中有孕已四五月,因惊跌仆,胎动不安,已下血者。各家论述惊则气逆,惊则心虚,神不守

  • 大戊已丸

    药方名称大戊已丸处方荜茇肉桂各120克干姜(炮)良姜各180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湿泻。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30丸。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 后调汤

    药方名称后调汤处方阿胶3钱,荆芥3钱,巴戟天1钱,山药5钱,白芍3钱,当归3钱,甘草5钱,山茱萸3钱。功能主治舒肝补肾。主妇人经后小腹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 双黄连口服液

    药方名称双黄连口服液处方金银花375g黄芩375g连翘750g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

  • 荆防败毒散加减

    药方名称荆防败毒散加减处方荆芥10克,防风6克,薄荷(后下)5克,苍耳子10克,菊花10克,羌活10克,川芎10克,生姜2片,甘草3克。功能主治辛温散寒。主风寒侵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七宝饮

    药方名称七宝饮别名七宝散(《杨氏家藏方》卷三)、七宝汤(《易简方》)、截疟七宝饮(《医学正传》卷二)。处方厚朴(姜汁制)陈皮甘草(炙)草果仁常山(鸡骨者)槟榔青皮各等分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治一切疟疾

  • 马蔺子散

    《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马蔺子散药方名称马蔺子散处方马蔺子1升(熬),地榆根皮8分,厚朴(炙)8分,熟艾8分,赤石脂1升,龙骨10分,茯苓10分,当归10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赤白痢,腹内疠痛

  • 马芹涂方

    药方名称马芹涂方处方马芹子汁。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先揩唇上血出,涂药,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 搐药不卧散

    药方名称搐药不卧散处方藿香、石藋花(黄者)、人参、藜芦(去苗叶,取根)、芍药、谷精草、苦丁香、石膏(研)、川芎、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风疾。用法用量每用3字,口噙水,左右鼻内搐之。作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