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味温胆汤

十味温胆汤

药方名称十味温胆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克 白茯苓(去皮)45克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北五味子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克 粉草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不拘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加味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汤别名保元汤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白术5分,肉桂5分。功能主治阳虚背恶寒。用法用量方中肉桂用量原缺,据《济阴纲目》补。病甚者,加附子。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茧丝汤

    药方名称茧丝汤别名蚕茧汤、原蚕茧汤、缲丝汤、缫丝汤、茧丝饮处方茧搔丝。功能主治消渴。血淋,三消症及妇人血崩。用法用量蚕茧汤(《朱氏集验方》卷二)、原蚕茧汤(《医学正传》卷五)、缲丝汤(《本草纲目》卷三

  • 消毒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毒散药方名称消毒散处方牛蒡子六两,荆芥穗一两,甘草(炙)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气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

  • 水解散

    《外台秘要》卷三引《延年秘录》:水解散药方名称水解散处方麻黄120克(去节)大黄90克黄芩90克 桂心60克甘草60克(炙)芍药60克制法上六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解表攻下。治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用

  • 白英清喉汤

    药方名称白英清喉汤处方白英30克,龙葵30克,蛇莓24克,半枝莲24克,猕猴桃根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壅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裘渊英方

  • 左金汤

    药方名称左金汤处方川连(或生,或炒,随酌)吴茱萸(汤泡)制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竹茹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转筋,手足寒,心烦热渴。用法用量加藿香,水煎服。摘录《随息居霍乱论》卷下

  • 稀涎散

    《儒门事亲》卷十二:稀涎散药方名称稀涎散处方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30克(炙用)绿矾藜芦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涌吐顽痰。治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

  • 锅焦丸

    药方名称锅焦丸别名锅宜丸处方锅焦(炒黄)3斤,神曲4两,山楂4两,莲肉4两,砂仁2两,鸡肫皮1两(炒)。制法上为细末,加白糖、米粉和匀,焙作饼。功能主治健脾消食。主小儿脾胃虚弱,疳积黄瘦,水泻。用法用

  • 缩砂丸

    药方名称缩砂丸处方缩砂30克(去皮)黄连30克(去须,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木香15克吴茱萸30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用醋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 五香丸

    药方名称五香丸处方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各30克 香附子60克甘松香当归各15克槟榔2枚制法上十一味,研末,蜜和作丸。功能主治治口臭及身臭。用法用量常含如大豆1丸咽汁,日三夜一。五日口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