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八方。升麻、防风、陈皮、桔梗、川芎、炒白芍、甘草、厚朴(姜炒)。水煎服。治小儿痘出不快,发热腹痛而烦躁者。
见《湖南药物志》。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系胎有伏热,热蒸于脾所致。《幼幼集成》:“小儿初生目闭,此胎热也。”眼胞属脾,脾之脉络为热所壅,故眼胞赤肿,不能睁开。热重者并有面红唇燥。治宜清热泻脾,用生
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神光自见症,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海金沙根之别名。详该条。铃兰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又名草玉铃、香水花、草寸香、鹿铃草。为百合科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的全草。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山
见《本草经集注》。为决明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脚根喉痛、根脚喉风、脚根风、水晶疯。多由气虚下陷,风寒外袭,肺气失宣致咽喉发泡如水晶状;发于左则左足酸软,阴痛有似筋触牵入喉间;发右则亦如此。《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脚根发起至于喉间,或
病名。因外用或误服雄黄过量中毒。中毒症状及解救法,参砒霜中毒条。
五疳之一。又名气疳、疳。由于乳食不调,壅热积滞,传伤肺经所致。《小儿药证直诀》:“肺疳,气喘,口鼻生疮。”肺属金,色白,主皮毛,所以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白咳嗽,毛发枯焦,肌肤干燥,鸡皮疙瘩,恶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