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重楼玉钥》卷上:“牙匡之上,逐齿红肿,骨中极痛不可忍者,名爆骨搜牙。若通牙床上红肿,或在外牙床肿者,或在内牙床红肿,口内作烧生痰,名搜牙风。”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紫地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多因恼怒太过,肝木乘脾所致。《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气鬲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胸鬲不通,恶闻食臭。”或见大小便闭涩,不时吐逆等。治用七气汤、四七汤等方。若见脾胃久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又称爪法。用指甲按压穴位。用力较重而刺激面积较小,为开窍解痉的强刺激手法。常用于晕厥、惊风等证。《幼科推拿秘书》:“掐者,用大指甲,将病处掐之。”《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之则生痛,而气
性病专著。2卷。明陈司成撰,刊于崇祯五年(1632年)。系汇集历代医家有关方论,结合家传及个人多年治疗梅疮临证经验编成。内容包括总例、或问、治验、方法、宜忌五部分。系统论述梅疮传染途径、起因、发病症状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多见于小儿。常因痧痘疮疹邪毒上蒸于肺,结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痛,干涩,失声不语。治宜解毒祛邪。用粘子解毒汤加减。参见痘疮条。
①指疾病呈相持状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②指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③指操作针刺术。《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病证名。①指脾胃气虚或脾肺气虚而致的虚热。多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以致气虚火旺,虚热内生。《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有气虚热,必兼少气自汗,体倦心烦。”《证治汇补·气血热辨》:“气分虚热者,用
见《本草纲目》。即没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