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热恶寒

发热恶寒

发热怕冷。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系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先见恶寒,继而发热,发热后恶寒即减轻。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禾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为太阳表证的主要征象,治以解表为主。亦为劳倦内伤的常见症状之一。《张氏医通·诸伤门》:“劳倦所伤,寒温不适,身热头痛自汗恶寒,脉微而弱,黄芪建中汤。”参发热条。

猜你喜欢

  • 四逆注射液

    即四逆汤制成之注射剂,方见四逆汤条。

  • 涤痰

    祛痰法之一。即荡涤顽痰。如痰饮停聚胁下,咳嗽咯痰时引起胁下疼痛,舌苔滑,脉沉弦,用十枣汤。实热老痰,发为癫狂,痰稠便秘,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用礞石滚痰丸。或痰稠而多,咳嗽气逆,用皂角煅存性,研细

  •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温热药治寒证,寒象不解而更甚,这不是属于外寒之证,而是真阳(肾阳)不足的虚寒;应温补肾阳,则寒象自除。参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条。

  • 胁肋胀痛

    证名。指胁肋部发胀作痛的症状。见薛己注《明医杂著·痰饮》。多由气郁、痰凝,脉络阻滞所致。如肝气郁结者,多兼见胸闷纳减,胀痛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剧。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如湿痰走注肝经

  • 陇(lǒng 笼)

    ①高、隆起。《素问·离合真邪论》:“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②并陇。《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 花碱

    见《圣济总录》。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

  • 莲台夏枯

    见《滇南本草》。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脉因证治

    书名。2卷(一作4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各证论述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证候及治法,故名。本书一般认为并非朱氏原著,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

  • 稳婆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 五加皮药酒

    即五加皮酒第二方,见五加皮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