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丛书名。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共44种。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著,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儒门事亲》、《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外科精义》、《医经溯洄集》、《证治要诀》、《伤寒琐言》等。为医学丛书中较有影响者。

猜你喜欢

  • 胎前流血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 百虫窠

    ①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别名血郄。位于大腿内侧,当血海穴直上1寸处。主治风疹,湿疹,皮肤搔痒症等皮肤疾患。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血

  • 四大家

    ①明代医家多以张仲景、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为四大家。②清代医家多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四大家,又称金元四大家。一般所说的四大家,都是指金元四大家。

  • 白瓜子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冬瓜子之别名。②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南瓜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 养肾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全蝎半两,天麻三钱,制苍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生,去皮脐)各二钱。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若久病脚气缓弱,每服一字,空腹豆淋酒送下;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调下。治肾

  • 五治法之一,亦是八法之一。即和法。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对不适宜于汗、吐、下的病证,则采用和法。又如轻微的寒证或热证,用轻剂的温药或凉药和之,使其气血调顺则微邪自去,也属和法。和之不已,再用取法

  • 臑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臑骨即肱骨。多因跌打、坠撞而折伤。通常易发生肱骨头部、干部、踝部骨折。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并有骨声,甚则出现假关节。折端有移位者,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无移位者,夹

  • 护场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指疔疮周围红肿不散漫者,称有护场,易治;反之,为不护场,难治。

  • 攻下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 蝎倍散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全蝎(烧存性)三钱,炒五倍子一两,枯矾一钱,麝香少许(一方加干胭脂)。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入耳中。治耳中生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