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阴阳失调,阳盛阴衰,阴精不能涵敛阳气而致阳气亢越的一种病理状态。《脾胃论·卷中》:“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
病证名。小儿消渴之一。《幼科铁镜》:“消渴,心火动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热于肺,渴饮茶水,饮之又渴,名曰消上。”治以滋阴养液为主,宜莲花饮(甘草、知母、莲花须、黄连、瓜蒌仁、五味子、人参、干葛、白茯苓、
见《兰室秘藏·杂病门》。即除湿补气汤,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苦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钩藤。详该条。
即红中蚀烂舌。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毛冬青之别名,详该条。
①出《尔雅·郭璞注》。即水芹。②出《名医别录》。即旱芹。各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