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叶下红

叶下红

药材名称叶下红

拼音Yè Xià Hónɡ

别名细黄金稍、白骨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线萼金花树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apricus (Hand-Mazz.)H.L.Li[B spathulicalyx Hand-Mazz.var.apricu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枝密被微柔毛及黄色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3-28mm,密被微柔毛及小腺点;叶片纸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19cm,宽1.5-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具细波状齿,叶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小腺点;基脉5条,花两性,4数;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被微柔毛及小腺点;花梗长1-3mm;花萼漏斗形,具四棱,长约5mm,密被小腺点,裂片线状三角形,长1-1.5mm;花瓣紫红色,卵形,近圆形至倒卵形,长约2.5mm;雄蕊4,花丝长7-10mm,被微柔毛,花药线形,长约8mm,弯曲,基部呈羊角状叉开;子房半下位,卵形,先端具4小突起,被小腺点。蒴果椭圆形,4纵裂,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约5mm,直径约4mm,被小腺点,先端常冠宿存萼片。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或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幼枝密被微柔毛及黄色小鳞片。叶对生,黄褐色,多皱缩破碎,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长4-14cm,宽1.5-5cm,全缘或具细波状齿。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通经;解毒。主水肿;月经不调;跌打伤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叶荨麻

    药材名称麻叶荨麻别名火麻草、螫麻子、哈拉海、蝎子草、恰克卡克欧提[维名]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焮麻Urtica cannabina L.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湿,凉

  • 黑阳参

    《中药大辞典》:黑阳参药材名称黑阳参拼音Hēi Yánɡ Shēn别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土玄参(《云南经济植物》)。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

  • 蟒蛇草

    药材名称蟒蛇草拼音Mǎnɡ Shé Cǎo别名南山生母、无茎苣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蟒蛇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boea subcaulis Hand.-Mazz. [Chiri

  • 海南三七

    药材名称海南三七拼音Hǎi Nán Sān Qī别名山田七、圆山奈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海南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empferia rotund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

  • 山李子

    药材名称山李子拼音Shān Lǐ Zi英文名Root or bark of Turbestan Barberry别名刺黄柏、则热克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新疆农村、牧区用黑果小檗的果(山李子),治

  • 地梭罗

    药材名称地梭罗拼音Dì Suō Luó别名地浮萍、一团云(《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地钱科植物地钱的全体。全年可采。原形态原叶体扁平,呈叶状,先端2叉分裂,表面

  • 茶树根

    《中药大辞典》:茶树根药材名称茶树根拼音Chá Shù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根。化学成分新鲜根含水苏糖、棉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并含少量多酚化合物(

  • 桃胶

    《中药大辞典》:桃胶药材名称桃胶拼音Táo Jiāo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化学成分树胶的

  • 奇林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奇林翠雀药材名称奇林翠雀拼音Qí Lín Cuì Què别名奇林飞燕草、德木萨[藏名]来源毛茛科奇林翠雀Delphinium candela

  • 桑霜

    《中药大辞典》:桑霜药材名称桑霜拼音Sānɡ Shuānɡ别名木硇(《本草经疏》)。出处《纲目》来源为桑柴灰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噎食积块。"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