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兰室秘藏·杂病门》。即除湿补气汤,见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人规条。
《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五方。麦门冬、黄芪各一钱,人参、当归、生地黄各五分,五味子十粒。水煎服。治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血后亡津而致口渴者。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ST31。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当缝匠肌外侧,与会阴平高处;或于髌外上12寸处取穴(《类经图翼》)。另说“在伏兔后交分中”(《针灸甲
①泛指体内空阔之处。章虚谷《医门棒喝》卷二:“详原字之义,似指躯壳内空阔处也。因其空阔,故能蓄邪。”②原穴的简称。
即牛黄清心丸第二方,见牛黄清心丸条。
【介绍】:见许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