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香附四两,乌药、姜黄各二两,炙甘草、木香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治中焦气滞,脘腹刺痛。
病证名。指经行肢体麻木抽搐,经后即消失。多因血虚与风痰所致。血虚多由素体血虚,营卫失和,筋失所养,症见全身麻木抽搐,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治宜养血和营,佐以舒筋止痉,方用十全大补汤加白僵蚕,钩藤、鸡血藤
下法之一。用峻烈泻下药攻逐里实的方法。适用于正气未衰者。如通导大便,荡涤实热,用大承气汤;攻逐水饮,用十枣汤;攻逐冷积,用三物备急丸。
(1)两骨间的空隙部位。《素问·骨空论》:“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2)骨髓腔。《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3)关节腔。《素问·骨空论》:“骨空,在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天士,号畹庵。歙县西乡(今安徽歙县)人。为名医吴正伦之玄孙,吴昆之侄孙。初攻举子业,兼学医,后因科举而中断医事。1681年又兼事医术,1683年将既往临证
(1)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山药之别名。(2)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南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临床用于饥而少食、脘腹不舒、口干唇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胃阴虚证候。常用方如益胃汤。常用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药。
病名。即齿。详该条。
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
①经穴名。代号RN8。见《外台秘要》。属任脉经。位于脐正中。《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②脐的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