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热论》。指腰脊部筋肉拘紧,活动不利。可见于伤寒、痉、痹等病症。详各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即《黄色比吉经函》。详该条。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小儿表里遍身俱热,日久不止,颊赤口干,大小便涩,谓之积热。乃内因乳食肥甘;外因重被厚棉,炉火侵迫所致。此内外蕴积之热,先以三黄丸下之,后以凉惊丸调之。
《医学心悟》卷三方。贝母一钱五分,栝蒌一钱,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水煎服。功能润肺清热,理气化痰。治燥热伤肺,咳嗽痰黄,咯痰不爽,咽干喉痛。方中主以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辅以栝蒌清热涤痰而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关,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闽东本草》。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肘关节后脱臼。详手臂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