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头
咽喉之俗称。详咽喉条。
咽喉之俗称。详咽喉条。
即通腑泄热的简称。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奶癣。详该条。
运气术语。见《素问遗篇·刺法论》。刚干与柔干的合称。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阳干气刚,阴干气柔,故名。
病证名。见《辨症录·头痛》。边,指边侧。即偏头痛。详偏头痛、偏头风条。
【介绍】:唐代本草家。善于辨别中草药,撰有《加诠杂注本草》。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高级官员工作,官阶正四品。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肾气丸,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曾任太医院副使。1261年朝廷命大明等路之抚使岁给王安仁等衣粮,并赐田以为永业。同年5月朝廷授予金牌,往诸路设立医学,并制定了教学及考核等制度,推行医学教育。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菟葵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术语。是指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由于选择功法不当,或操作未掌握要领,或因指导不当而致偏离正常,甚至发展到不可自制的程度,造成精神与肉体的痛苦。若出现胸腹胀痛,或头胀重如箍,甚至内气周身乱窜,外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