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风论

喉风论

书名。4卷。清·方补德撰,刊于1808年。本书记述了以喉风(包括喉痹)为主的咽喉治法。卷1喉痹;卷2咽痛;卷3喉风36症;卷4针诀(即针刺取穴等治法)。作者主张治疗喉风应以逐风药为主,不宜用苦寒药妄攻。

猜你喜欢

  • 皱面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山藿香之别名,详该条。

  • 通玄指要赋

    见流注指要赋条。

  • 胃热胎疸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生下百日或半岁内,因胃热突然出现发黄。由阳明胃热,湿邪留滞,湿热郁蒸而发。症见身黄壮热,腹胀口渴,大便秘小便赤涩。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热重者可用黄连解毒

  • 喇叭花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 血疳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皮肤出疹如粟,或红斑成片,色暗红如紫疥,瘙痒脱屑,甚则延及全身。治宜清热凉血疏风。内服凉血地黄汤或消风散。相当于紫癜类疾病。

  • 养卫化毒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六方。人参、炙黄芪、桂枝、甘草、当归。水煎服。治痘疮初出,寒战咬牙。

  • 青柑皮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青皮,详该条。

  • 乳蛾核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气恼郁结不伸而起,喉边形起乳头,遇阴天劳神气恼,颈外如绳扣住,饮食不下,呼吸不利,日久年深则蛾下起黄皮或白皮一条,长入喉底。”《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下:“左喉两边,形似

  • 厥病

    ①即厥证。详该条。②《灵枢经》篇名。厥,指机能的逆乱。本文论述因厥气上逆而引起厥头痛和厥心痛的症状与刺治方法等,故名。文中还介绍了虫瘕、耳聋耳鸣、风痹等症的刺治方法和预后。

  • 益欢散

    即金蟾散第一方,见金蟾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