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之一。治疗阳气不足,肝为寒邪所中或寒滞肝脉,出现手足逆冷,干呕吐冷涎,寒疝绕脐痛或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脉沉弦紧诸症。常用方如吴茱萸汤、大乌头煎等。
【介绍】:北宋人。曾为益州路提点刑狱、镇西军节度使等。集有《神效备急单方》1卷,已佚。
指齿牙坚固。肾气盛则筋骨强健,齿牙坚固。《仁斋直指方》:“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
病证名。指由情志刺激等因素引发的痹证。《中藏经·论气痹》:“气痹者,愁忧(一本无“忧”字)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海带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手背腕横纹上当阳池穴与阳溪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心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及腹中诸气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
《血证论》卷八方。甘草、附子各二钱,桂枝、茯苓、人参各三钱,干姜一钱。水煎服。治吐血阳虚者。
书名。24卷。吴考槃编。刊于1931年。吴氏集古今《金匮要略》注本53种,择其精要诠释此书各篇条文,间附编者个人见解。末附《素灵药义》一卷。
方书名。4卷。清·姚俊辑。于1863年。本书分保养、补益、急治、伤寒感冒、瘟疫瘴气、中风、中寒等80余门,包括各科病症验方约2000余首。卷4痘疹易知,论述痘疹因证,并附治疗方剂。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防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