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圣济总录》。即猪脬,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胃气虚弱而致自汗之证。《张氏医通·杂门》:“胃虚水谷气脱散者,汗自出,必气虚少食。”治宜补气运脾丸。参见自汗条。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病证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粟疮。详该条。
《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心经所致。初起皮肤上出现如火灼之疮,大小不一,色赤,日久眉睫脱落,甚则肢节断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别名,详该条。
痈疽五善之一。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动息自宁者为心善。《外科正宗》:“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