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外感风热侵袭阳经的齿牙出血。《症因脉治》卷二十:“外感牙衄之症,身发寒热,烦闷不安,目痛头额痛,鼻干不眠,牙血暴出。”多因太阳表邪,侵入阳明,或阳明本经热甚所致。治宜清热解表,选用葛根羌活汤
推拿手法名。医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用两肘挽住患者肘弯部,然后弯腰屈膝挺臀,将患者背起,使其双脚离地,同时以臀部着力抵住病人腰部进行颠动。常用于腰部扭伤等疾患。
眼科著作。又名《原机启微》。2卷。明初·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于1370年。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九论;卷下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及方义的说明。薛己将此书收入《薛氏医案》时,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指小儿肿满,因皮肤受风,风搏于气而致虚肿如吹者。参见小儿肿满条。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末医家。字广庵。安徽人。精研望诊,撰有《望诊遵经》一书(刊行于1875年)。强调望诊在诊治疾病上的重要性,主张望诊为四诊之首。认为大至身体部位、坐卧居养、四时五方、气
①类中风之一。又名寒中。《证治要诀·诸中门》:“中寒之证,人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抖,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为寒毒所中。”详见寒中①。②指寒邪直中三阴。《症因脉治》卷一
见《安徽药材》。即牡荆茎,详该条。
病证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起于脾经,食煎炒油炽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致毒气不能流行,聚结喉根,若不速治,毒闭即死。”即咽喉肿痛。详该条。
即脏会。详该条。
书名。又名《灵素节要浅注》。12卷。清·陈念祖集注。刊于1865年。本书分类选辑《内经》原文,加以浅要注释,共分道生、脏象、经络、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脉诊、病机等12类。现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