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肿病表现的五种危险症候。即五心肿、人中肿、舌头肿、膝胫肿、阴茎肿。
病名。指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医者不辨,作气治之,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夫产后既虚,又
①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南沙参之处方名。②见《本草从新》。为荠苨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安徽药材》。为银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
出《针灸集成》。即疝气穴。见该条。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疠风。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胡麻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