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图经本草药性总论

猜你喜欢

  • 三春柳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 胃热渴

    渴证之一。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因脾胃实热灼津所致。症见胸膈烦闷,口渴引饮。治宜清胃生津,用猪肚丸、赤茯苓散、玉女煎等方。

  • 脉厥

    厥证之一。①指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证。《温疫论》:“温疫得里证,神色不败,言动自如,别无怪证。忽然六脉如丝,沉细不应指,似有如无,或两手俱无,或两手先伏。察其人不应有此脉,有此脉者,皆缘应

  • 鳗鱼

    见《本经逢原》。为鳗鲡鱼之简称,详该条。

  • 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

    见叶氏女科证治条。

  • 心烦

    证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又名烦心。指心中烦热郁闷之状。烦多属热,亦有因于寒者。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病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神芎散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川芎、郁金、荆芥、薄荷、红豆各等分。入盆硝适量,为细末,每次少许,搐鼻内。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鼻塞牙痛。②《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蔓荆子、青黛、川芎各一钱二

  • 虾蟆草

    见《药物图考》。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 盘肠产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盘肠生。详该条。

  • 蔽心骨

    骨名。又名心蔽骨、鸠尾骨。详鸠尾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