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土不制水

土不制水

脾属土,肾主水。根据五行的资生制约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脾土制约水液,使其正常运化,不使泛滥成病。若脾土虚弱不能制约水湿,则可泛滥为患,出现水肿痰饮等症。

猜你喜欢

  • 光明子

    见《饮片新参》。为罗勒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 古菴心肾丸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熟地黄、生地黄、山药、茯神各三两,当归、泽泻、黄柏(盐酒炒)各一两半,山茱萸、枸杞子、龟板(醋炙)、牛膝、黄连、牡丹皮、鹿茸(酥炙)各一两,甘草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

  • 疹后失音

    病证名。出《治疹全书》。又名疰痖。麻疹没后失音,为热毒闭塞肺窍所致。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儿茶散(《医宗金鉴》:硼砂、孩儿茶)。

  • 色以润泽为本

    诊法。出《望诊遵经》。望面部色泽用以推断疾病的预后。人体内在气血盛衰,可外现于面部色泽,尽管病色各有不同,总以明润光泽,预后较好;枯晦不泽,预后较差。

  • 膵俞

    经外奇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 汗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十二。即紫白癜风。详该条。

  • 冲门

    经穴名,代号SP1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3.5寸处,股动脉外侧。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

  • 小儿大衄

    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

  • 瘖俳

    病名。出《素问·脉解篇》。①《类经》卷十四:“俳,废也。内夺者,夺其精也。精夺则气夺而厥,故声瘖于上,体废于下,元阳大亏,病本在肾,肾脉上挟舌本,下走足心,故是病。俳音排,无所取义,误也。当作痱,正韵

  • 产后大便难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失血,伤津,阴液不能润肠所致。不宜轻用下法,徒伤元气。治宜润肠通便。方用润肠丸(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麻仁、苏子、人参、甘草、郁李仁,蜜糖引)或用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