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牵牛子之种皮呈灰黑色者,详该条。
①胃中实热之邪炽盛。胃火上炎,则烦渴引饮、口臭口烂、齿痛龈肿。参见胃热条。②温热病热结胃肠,则高热便秘、腹痛,甚则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治宜通腑泄热。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建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补法之一。补益肾脏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详各条。
见《山西中草药》。为鹿衔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心气与肺气俱虚的病证。因肺气虚导致心气不足;或由心气虚损导致肺气亏虚。症见久咳不已,气短心悸,面色白,甚或口唇青紫,舌淡,脉细弱等。治以补益肺气为主。
出《本草经集注》。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