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顾金寿条。
百日咳的俗称。详百日咳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3卷。清·王凯编撰。书成于1686年。原序称“深山野人”林森曾向王氏面授《痧书》,复经王氏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闻编成此书。全书论析痧原、辨证、治法、用药大法、多种痧症证治及治疗方剂等。内容与《痧
即手第三指。《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①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
消渴病之一。《类证治裁·三消》:“有虫渴,脏腑生虫,耗津液而成消渴,苦楝子汤。”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裴頠条。
见《原机启微》。指漏睛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