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圣浚川散

大圣浚川散

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大圣浚川散

药方名称大圣浚川散

别名浚川散(《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处方大黄30克(煨)甘遂I.5克 牵牛30克(头末)木香9克郁李仁30克芒消1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者。

用法用量每服3~6克,入生姜自然汁,和如稀糊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医学纲目》卷四引张从正:大圣浚川散

药方名称大圣浚川散

别名浚川散

处方大黄1两(煨),甘遂半钱,牵牛1两(头末),木香3钱,郁李仁1两,芒消3钱半。

功能主治下诸积。主阳水,身热盛,烦渴,大便难,小便赤涩,脉沉数。

用法用量《金鉴》本方用法:上为细末,姜汤调下。量儿大小用之。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张从正

猜你喜欢

  • 川槿皮锭

    药方名称川槿皮锭处方乌梅肉半斤(用羊蹄根汁浸1夜,次日重汤炖1炷香,又放饭锅上蒸软透,取出,捣如泥),番打麻(研细)1两,海螵蛸(研细)5钱。制法上药捣匀,称过,每1两加白降丹8分,白砒7分,再捣匀;

  • 半夏根散

    药方名称半夏根散处方半夏根(5月5日取)1两,木瓜根1两,乌头1两。制法上药阴干并锉细,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月蚀湿虫疮(匿虫)。用法用量每取枣核许大,以绵裹,纳谷道中。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理脾益营汤

    药方名称理脾益营汤处方制首乌9克海参莲肉 黑料豆各6克山药扁豆各3克功能主治治脾虚血少,阴虚发热,不宜用当归、生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阴阳两虚,加中和理阴汤;血分热,加丹皮、地骨皮各2.5克;痰多,加

  • 加味犀角饮

    《得效》卷十一:加味犀角饮药方名称加味犀角饮别名加味犀角消毒饮、加味犀角汤处方牛蒡子3两(炒),荆芥穗5钱,甘草(炙)1两,防风7钱半,川升麻7钱半,犀角3钱,麦门冬(去心)5钱,桔梗(去芦)5钱。制

  • 地输汤

    药方名称地输汤处方地榆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柏叶3分,茜根3分,芍药,赤茯苓(去黑皮)3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脾毒气痢,下血如鹅鸭肝,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断砂散

    药方名称断砂散处方甘草、干姜、川乌(炮)、枯矾(炒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青筋。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水送下。摘录《回春》卷三

  • 增损肾沥汤

    药方名称增损肾沥汤别名肾沥汤(《外台秘要》卷十一)。处方羊肾1具远志人参泽泻干地黄桂心当归茯苓龙骨黄芩甘草芎藭各6克生姜18克五味子3克大枣20枚麦门冬6克制法上十六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消渴

  • 楮皮汤

    《圣惠》卷八十八:楮皮汤药方名称楮皮汤处方楮树白皮(锉)1合,赤小豆1合,赤茯苓1两(锉)。制法上药和匀。功能主治小儿水气,肿满不消。用法用量每取1分,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为2服,1日3-4

  • 桂枝调血饮

    药方名称桂枝调血饮处方桂枝、当归、川芎、芍药、白术、茯苓、陈皮、香附、丹皮、干姜(炒)、益母草各等分,甘草减半。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气血虚损,脾胃怯弱,恶露不行,致心腹疼痛,发热恶寒,自汗口干,头晕眼花。

  • 地黄糟裹方

    药方名称地黄糟裹方处方生地黄(洗,切,杵细)1斤,酒糟1斤。功能主治坠堕扑损,筋肉疼痛,瘀血凝滞,肿热不消。用法用量上药拌和令匀。随肿处用药,遂旋以大碗盛,甑上蒸热,用布绢之类裹肿处,每日1换。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