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安汤

大安汤

《医醇剩义》卷二:大安汤

药方名称大安汤

处方白芍4.5克(酒炒)五味子1.5克牡蛎12克(煅,研)龙齿6克木瓜3克(酒炒)枣仁6克(炒,研)地黄15克人参15克茯苓6克 柏仁6克

功能主治主惊伤气浮,真阳外越,真阴不守,心悸筋惕。

用法用量金器1具,同前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大安汤

药方名称大安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3两,恶实(炒)3两,甘草(炙,锉)2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疼,遍身壮热。口苦舌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并3服,取汗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三:大安汤

药方名称大安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4两,防风(去叉)1两半,芎?1两,羌活(去芦头)1两,桔梗(去芦头,锉,炒)1两,柴胡(去苗)1两,赤箭1两,白鲜皮1两,蔓荆实(去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半,前胡(去芦头)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人参2两,松花2两,石膏(碎,研)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邪伤人,寒热时作,头痛烦躁,周身疼痛,颈项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薄荷5叶,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猜你喜欢

  • 金针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金针散药方名称金针散处方皂角刺(赤红者,炙)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久痔及肠风下血疼痛,诸药不愈者。发背诸疮肿。用法用量一方用破故纸打碎,纸上炒,与皂荚刺等分为散。每服三钱

  • 姜蜜饮

    药方名称姜蜜饮处方生姜半两(取自然汁),白蜜1合,糯米半合(淘净细研)。功能主治胃中实热,吐逆心烦,不下食饮。用法用量和匀,入新汲水1盏调开,分2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 北芪杞子炖乳鸽

    药方名称北芪杞子炖乳鸽处方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鸽1只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杞子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功能主治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用于早泄、阳痿、体倦乏力、自汗、心悸。用法用量饮

  • 海石二陈汤

    药方名称海石二陈汤处方海石、半夏、陈皮、甘草、白茯苓。功能主治牡疟。用法用量胸前饱闷,加草果、苍术、厚朴、枳壳;恶寒头疼,加羌活。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黄精芡实汤

    药方名称黄精芡实汤处方黄精15g,芡实30g,山药15g,白芍15g,大枣7枚,太子参30g,佩兰叶6g。功能主治补脾阴。主脾阴不足的中消证。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黄精补脾阴,填精髓;芡实补脾阴而缩

  • 慢性肝炎丸

    药方名称慢性肝炎丸处方板蓝根50斤,甘草20斤,茵陈50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取甘草、板蓝根10斤,煮提三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茵陈热浸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以上药液,

  • 缓风散

    药方名称缓风散处方自然铜、蜈蚣、全蝎、地龙、僵蚕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正搐被人持捉,风涎流滞,气血不通,遂成曲戾不随。用法用量竹管1个,上钻孔49个,先入半自然铜在筒内,次入蜈蚣一

  • 柴胡羌活汤

    《症因脉治》卷一: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柴胡羌活防风枳壳桔梗青皮苏梗功能主治主感冒胁痛,风邪在表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医方集解》:柴胡羌活汤药方名称柴胡羌活汤处方小柴胡汤

  • 地丁汤

    药方名称地丁汤处方地丁31g,连翘12g,蒲公英31g,黄柏9g,黄芩9g,生苡仁12g,苍术12g。功能主治脓疱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柏根散

    药方名称柏根散处方乌蛇3寸(浸,去皮,于瓦上烘干),黄柏根皮4寸(焙干),杏仁3-7个(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无名恶疮。用法用量食盐浆水洗了,入腻粉,津调,涂帛子上贴之,甚时再上。摘录《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