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泥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炒牛蒡子三两,大黄一两半,防风、薄荷(去老梗)各三两,荆芥(去老梗)四两,甘草一两一钱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小儿伤风,发热烦躁,鼻塞气喘,痰嗽惊啼,及诸疮赤紫,丹
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即紧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少气而不能语,其甚者加吐,此谓急病,宜治之以浆水散。”详紧病条。
见《滇南本草》。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髀指股部,阳指外侧。大腿外侧称髀阳。《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以下循髀阳。”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
用简单的药味组成的方剂。针对主证治疗,取其力专而效速。如甘草绿豆汤治毒菌中毒。又单味药亦称单方,如半边莲煎剂驱除腹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