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麻疹全书条。
出《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即缩儿胎。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虎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病名。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头面皮肤湿红,瘙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蔓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
指少阴君火。亦即极盛之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灵枢经》篇名。惑,迷乱眩晕之谓;大,言其甚也。本篇论述了登高俯视则惑的道理,以及善忘、善饥而不嗜食、不得卧、不得视、多卧、少卧等病证。而对于惑的讨论尤为详尽,故名。
病名。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名曲骱假性脱骱。因过度牵拉手臂所致。伤肘呈半伸屈位,肘外侧疼痛,前臂呈旋前垂于体侧,活动受限,尤其不能旋后、屈伸及取物活动,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治宜用手翻托法,或牵拉肘复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126~1202【介绍】:宋代著名藏医学家。又称小宇陀(或后宇陀)·元丹贡布。系老宇陀·元丹贡布第十三世孙。据载,八岁始学医,曾先后六次去印度求学。医著很多,曾用厘定后的藏文增补《四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