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赤水玄珠·呕吐哕门》。又称呕苦。详该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劳诸方》。详骨蒸条。
见麻科合璧条。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出《本草图经》。为秫米之别各,详该条。
藏医书。比吉·赞巴希拉著于八世纪中叶。全书以论述人体解剖测量、脉诊的技术为主,兼论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此书著成后,由作者献给藏王赤松德赞,改名为《佑王长寿经》,珍藏于王宫内,已佚。
证名。指两手掌中有发热感觉。常为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灵枢·经脉》:“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脑后玉枕穴者。证治见有头疽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佛指甲之别名。详该条。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