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阳少阳合病

太阳少阳合病

病名。指太阳少阳两经同时受邪,起病即见两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合病证治第十五》:“太少两阳经之证,并见而为合病。太阳虽在表,而少阳逼处于里,已为半表半里,以两经之热邪内攻,令胃中之水谷下奔,故自下利。”《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与少阳合病,谓太阳发热恶寒与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并见也。若表邪盛,肢节烦疼,则宜与柴胡桂枝汤两解其表矣,今里热盛而自下利,则当与黄芩汤清之,以和其里也,若呕者,更加半夏生姜,是清和之中兼降法也。”参见太阳病少阳病、合病条。

猜你喜欢

  • 碎米棵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五官疾病》。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 并月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每两月一行者。

  • 脊内俞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中膂俞。见该条。

  • 食疳

    出《婴童百问》。即脾疳。见该条。

  • 外劳宫

    经外奇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手背中央,与掌心劳宫穴相对处。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

  • 溃疝

    病名。《灵枢·经筋》:“溃疝腹筋急。”即疝。详该条。

  • 裂浆

    指产期未到而破水,以致难产者。毛希蒙《大生全书》:“产期未到,恶露先下,以致水干难生,俗名裂浆。”

  • 热证

    由于六淫外邪引起或阳气亢盛而出现的热性证候。如身热、恶热、烦躁、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色赤,舌质红,苔干黄或干黑,脉数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医学心悟》:“假如口渴而能

  • 大季花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 野绿灯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