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厚朴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宋·伍起予《外科新书》。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为主的专门学科。
指第四胸椎。《素问·刺热篇》:“四椎下间主鬲中热。”
【介绍】:明代医生。江西弋阳人。年轻时业儒。后改学医。曾任太医院副使。随军征交趾,军中疾疫流行,他用苍术、黄柏煮汤治疗获效。继任荣藩良医正,据云曾做补唇术成功。
书名。道家著作。明·伍守阳撰。全书以问答方式写成,主要回答太和有关道家修炼的九个问题,故名。另外,本书又以阐“天仙正理直论”为旨,故又名《仙佛合宗》。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
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伤寒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外感疾患的,类似于现代内科中设置的某些专科。参见十三科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大便排出垢腻腐败物质。可见于热泻、热痢等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医学入门》卷五:“肠垢即热泻,鸭溏即寒泻。”《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