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术语。意为返老还童。《通俗编》:“急就章云,长乐无极老复丁。”《参同契》:“老翁复丁壮也。”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黄风,舌上黄色肿痛。”多由心脾二经痰火上炎所致。治宜清化热痰。可选黄连温胆汤、导赤散等加减。
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虎口疔。见该条。
见《普济方》。为棕榈皮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溺血、尿血。详尿血条。
病证名。又名阴结。指阴寒凝结,腑气不通。《圣济总录·大小便门》:“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证治要诀·大便秘》:“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寒,宜藿
出唐·孟诜《必效方》。为凤凰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花癫。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名胎前咽干痛,多因孕妇胃中积热,或有痰涎所致。宜清胃化痰。方用升麻桔梗汤(升麻、桔梗、甘草、元参、防风),或东垣凉膈散(方见妊娠咽喉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