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突然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多因产后阴血大亏,筋失所养,复为风邪所袭,引动肝风或产后汗出过多,亡血伤津,虚极生风,拘急而痉。复感风邪
①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吻两旁赤白肉际。主治癫狂,面瘫,三叉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②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口吻疮、肥疮之别名。详该条。
见《群芳谱》。为无花果之别名,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病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可伴两胫冷,身疼重,腰髋弛痛或小便不利等。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郁伏熏蒸肌
医经类著作。龙伯坚撰。此书分六篇探讨了《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主要内容及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并提出此书的整理办法,对研究内经专题及医学史有一定参考价值。198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介绍】:元末明初医家。字以德。江浦(今江苏江浦)人,迁居浙江。从名医朱震亨学医,在浙江一带有声名。著有《全匮方论衍义》、《医学宗旨》、《丹溪药要》等书,后二种已佚。
①见《云南中草药》。为龙须草之别名。②见《江苏中药名实考》。为梗通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生卒】:1281~1358【介绍】:元代著名医学家。字彦修,又称丹溪。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三十岁后才开始学医。他遍走江苏、浙江、安徽各地访求名医,后从罗知悌学医,认
指手足六经的标部和本部。亦称十二经标本。标,一般是指末梢;本,是指根本。《灵枢·卫气》:“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十二经以四肢肘膝以下的某些部(穴)位为本,头、面、胸、背的某些部(穴)位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