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中风

妊娠中风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多因孕后血虚经络脏腑失荣,中于风邪所致。中于经络者,症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甚则半身不遂;中于脏腑者,症见卒然昏倒,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惟孕妇患此症不可以按中风常法治疗,应以补虚安胎,佐以祛风为主。方用增损八物汤(《证治准绳》: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牛蒡子赤芍防风荆芥穗、连翘桔梗葛根)。若口眼歪斜,手足顽痹者,宜养血祛风,佐以安胎,用防己散(《证治准绳》:防己羌活、防风、麻黄、松木节、羚羊角桂心、荆芥穗、薏苡仁桑寄生、炙甘草);若卒然昏倒,痰涎壅滞者,治宜搜风、开窍祛痰,方用防风散(《证治准绳》:防风、葛根、桑寄生、羚羊角、细辛、当归、菊花、防己、秦艽、桂心、茯神、甘草)加竹沥;若中风不语,肢体强直,不省人事者,治宜祛风开窍,方用生犀角散(《证治准绳》:生犀角屑、麻黄、秦艽、甘草、防风、赤箭、羌活、当归、人参、葛根、赤芍、石膏)。

猜你喜欢

  • 索择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 蒲包草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

  • 阴虚喘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阴虚喘逆。指阴虚阳浮所致的气喘。《丹溪心法·喘》:“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症因脉治·喘症论》:“阴虚喘逆之因:阴血不足,五志厥阳之火,触动冲

  • 肾合膀胱

    脏腑相合之一。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联系及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互为表里。膀胱是水液归注之腑,主排小便,属阳;肾为水脏,主津液,开窍于二阴,属阴。膀胱的排尿,要靠肾气的气化开合作用。肾阳虚,气化无权,即影响

  • 补法

    八法之一。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并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根据病情缓急和虚弱程度,又分为峻补与缓补。《素问·至

  • 小温经汤

    ①《医学入门》卷七方。当归、芍药、川芎、官桂、牡丹皮、莪术各五分,人参、甘草、牛膝各一钱,水煎服。治血海虚寒,或为风邪所袭,月水不利。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引《简易方》方。当归、炮附子各等分,为粗末

  • 肩胛。《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髎内左右,别下贯胛。”

  • 朱潆(yíng 营)溪

    【介绍】:见朱煜条。

  • 王燕昌

    【介绍】:清代医家。字汉皋。河南固始人,家中七代为医,著有《王氏医存》一书(1874年刊行)。

  • 瓦参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土人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