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生卒】:708~833

【介绍】:

唐代杰出的藏族医学家。公元708年,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曾多次到祖国内地和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学习医学,集藏、汉、印医学为一体。医术高明,在诊断学上,除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检查外,尤其重视运用脉诊和尿诊。在诊脉时,从脉象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在尿诊时,十分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蒸汽、泡沫、味道、漂浮物、沉淀以及静置后尿色的变化。宇陀的医术十分全面,不仅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且亦精通外科手术治疗。他具有崇高的医学道德,为人治病不分贫贱富贵,一视同仁,博得了人们的好评。在广泛收集民间医学资料,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汉族、印度及其他医学的精华,在公元八世纪末,主持编著著名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四部医典》问世,为藏医学形成本民族独特的医学体系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藏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因于此,人们尊称他为藏医的“医圣”。

猜你喜欢

  • 太医

    古代医生职称。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服务的医生。

  • 刺血拔罐法

    即刺络拔罐法。详该条。

  • 田螺疱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多由脾经湿热下注,外寒闭塞;或热足涉水,湿冷之气郁滞而成。多生足蹠,初起黄泡或紫白泡,形如豆粒,胀闷硬痛,皮厚难破,甚则足背浮肿,身发寒热。外治用王不留行30克,明矾9克,煎

  • 体疽发

    病名。又叫竟体发。《外科启玄》卷四:“发于足太阳经。……上至肺俞,下至肝俞等五穴,左右相同,……或初发时肿上如椒子者死。”即发生于背部的范围较大的有头疽。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全身症状明显。证治见痈、疽

  • 要药选

    见溪陆氏医述条。

  • 水香附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 疮疡小便不利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小便不利。若见小便淋漓频数而黄者,多因疮毒内结膀胱,宜用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尿;若因久患疮疡耗阴竭液而茎中涩痛,小便短少者,多因损伤肾气所致,宜用肾气丸加

  • 香水花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 手心主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手厥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手心主心痛,彻背,心烦,掌中热,咽干,目黄赤,胁满。”参见心痛

  • 烂喉痧方

    见《金匮翼》卷五。即锡类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