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热入营分,内迫营血,斑点隐隐欲出而使用清营透热之法,以清透斑毒。常用清营汤。《温热论》:“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急急透斑为要。”
病证名。指胎漏下血。陈无咎《女科难题》:“怀胎而月经忽来者,名曰流红。”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见《金匮要略》。即肾气丸,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即神效栝蒌散作汤剂。治小肠痈脓已成者。见神效栝蒌散条。
我国最早的一种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本书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药物学的成就。原书早已失传,其文字则经辗转引录,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病名。见《外科百效全书》卷之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参见小儿药证直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