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心汤

定心汤

《衷中参西》上册:定心汤

药方名称定心汤

处方龙眼肉1两,酸枣仁(炒,捣)5钱,萸肉(去净核)5钱,柏子仁(炒,捣)4钱,生龙骨(捣细)4钱,生牡蛎(捣细)4钱,生明乳香1钱,生明没药1钱。

功能主治心虚怔忡。

用法用量心因热怔忡者,酌加生地数钱。

各家论述《内经》谓“心藏神”,神既以心为会宇,即以心中之气血为保护,有时心中气血亏损,失其保护之职,心中神明遂觉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焉。故方中用龙眼肉以补心血,枣仁、柏仁以补心气,更用龙骨入肝以安魂,牡蛎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且二药与萸肉并用,大能收敛心气之耗散,并三焦之气化亦可因之团聚。特是心以行血为用,心体常有舒缩之力,心房常有启闭之机,若用药一于补敛,实恐于舒缩启闭之运动有所妨碍,故又少加乳香没药之流通气血者以调和之。其心中兼热用生地者,因生地既能生血以补虚,尤善凉血而清热,故又宜视热之轻重而斟酌加之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三因》卷八:定心汤

药方名称定心汤

处方茯苓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白芍药2两,干姜(炮)2两,远志(去心,炒)2两,人参2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劳虚寒,惊悸,恍惚多忘,梦寐惊魇,神志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大枣2个,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三因》卷八

《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定心汤

药方名称定心汤

处方人参(去芦)3两,白茯苓(去皮)3两,茯神(去木)3两,黄耆(蜜炙)3两,白术2两,赤石脂(研)2两,川芎2两,厚朴(姜汁制)2两,紫菀茸2两,防风2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官桂(去皮)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营血衰少,多畏不乐,精神昏昧,魂魄飞扬,心神离散,梦中失精,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赤小豆70粒,煎7分,去滓,食后通口服。

摘录《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

古今医鉴》卷三:定心汤

药方名称定心汤

处方生地汁半盏,童便半盏。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心下怔忡。

用法用量上和合,重汤煮数沸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猜你喜欢

  • 炒面粥

    药方名称炒面粥处方炒面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功能主治温中止痢。用于寒湿下痢腹部冷痛,兼强气力,补五脏。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粥谱》

  • 高粘除秘授消散败毒万应灵膏

    药方名称高粘除秘授消散败毒万应灵膏处方当归2两,生地2两,白芷2两,银花2两,川乌2两,草乌2两,防风1两,荆芥1两,赤芍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僵蚕1两,蝉蜕1两,刺蒺藜1两,灵仙1两,首乌1两,

  • 菖蒲煎

    药方名称菖蒲煎处方石菖蒲1两(1寸九节者良),款冬花(去枝梗)1两,紫菀1两(去土净,洗,焙干),人参1两(去芦头)。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功能主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用法用量每

  • 桂附苓术饮

    药方名称桂附苓术饮处方厚附片9克肉桂3克,茯苓12克 茅术 炒远志生姜皮各6克 制台乌4.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数月,面浮肢肿,面色灰黯,心悸气短,下肢畏寒,腰胀腹满,舌淡苔薄白而润,脉迟。用法用量水煎服

  • 坚肠散

    药方名称坚肠散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山楂7分,川芎5分,陈皮5分,升麻3分,肉豆蔻霜(煨、去油净者)1钱,茯苓7分,白芍6分。功能主治痘泄泻不止。用法用量用大枣3个,同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 斑黄双解散

    药方名称斑黄双解散处方茵陈、猪苓、茯苓、泽泻(盐水洗、焙)、炒栀、生地、甘草、白芍、当归(酒洗)。功能主治伤寒、瘟疫,斑、黄并发。临床应用斑、黄并发:从兄秉钦病发黄,旋即发斑。余往诊视,甚觉骇异。以其

  • 麻黄解表汤

    药方名称麻黄解表汤别名麻黄葛根汤、麻黄解毒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用蜜酒炒)、羌活、升麻、葛根、防风、荆芥、牛蒡(炒)、蝉蜕、甘草、桔梗。功能主治冬月严寒,外感风寒,其疮痘为外邪所遏而不易出者。用法用量麻

  • 再造丸

    药方名称再造丸处方蕲蛇肉20g全蝎15g地龙5g僵蚕(炒)10g穿山甲(制)10g豹骨(制)10g麝香5g水牛角浓缩粉15g牛黄2.5g龟甲(制)10g朱砂10g天麻20g防风20g羌活20g白芷20

  • 加味天麻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天麻散药方名称加味天麻散处方天麻4钱,白附子(炮)3钱,天南星(炮)3钱,半夏(烫洗7遍,姜制)3钱,干蝎(炒)2钱,钩藤3钱,广皮2钱。功能主治燥湿祛风。主产后发痉。产妇形体

  • 举元煎

    药方名称举元煎处方人参黄耆(炙)各9~15克 炙甘草3~6克升麻1.5~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