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实呕

实呕

证名。指外邪犯胃、痰饮停滞、宿食不消气逆火郁所致的呕吐。《景岳全书·实呕证治》:“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因外感者,必头身发热,脉数而紧。”治宜去邪和胃。详见外感呕吐痰呕食呕寒呕热呕气呕等条。

猜你喜欢

  • 齿干

    证名。系指牙齿干燥失泽。《疫痧草》卷中:“火灼液亏是以齿干。”多由胃热炽盛,火灼津伤,或疫喉、痧疹未透,热毒内炽,上炎齿牙,或阴虚火灼牙齿所致。治宜清胃泻热,或养胃生津,或滋阴降火。方可选用清胃散、清

  • 针灸体位

    指针灸治疗时患者身体应采取的姿势。通常分为坐位和卧位两种。坐位又可分为仰靠式(适用于头面、颈前和胸部),伏案式(适用于头顶、后项和背部)和侧靠式(适用于耳侧、口颊和耳部);卧位又可分为仰卧(除下肢后侧

  • 子游

    【介绍】:战国时医家。详见子阳条。

  • 唇疮

    病证名。又名唇胗、唇疡。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可流黄水,或痒或痛。治宜清解脾胃郁热。内服泻黄散加减,外以黄柏、野蔷薇根等分为末,水调敷唇部,或熬汁浓缩成膏涂搽。②由伤

  • 生荣

    滋生而茂盛之意。《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

  • 辅助手法

    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相对而言。系指针刺操作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配合手法,如爪切、循摄、弹动、指刮……等。

  • 镇肝熄风

    即平肝熄风。详该条。

  • 马口

    尿道外口。《景岳全书·杂证谟》:“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

  • 开胸阴阳

    小儿推拿手法。出《小儿按摩经·婴童杂症》。即指胸部的分阴阳法。详分阴阳条。

  • 井荥

    五输穴名。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素问·水热穴论》:“冬取井荥。”张隐庵注:“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