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饮
即实脾散,见该条。
即实脾散,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吉林中药手册》。为北豆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症因脉治》卷一:“感冒胁痛之症,并无时行传染,因自冒风寒,先见恶寒发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此伤寒少阳经胁痛症也。若寒热已除,后乃胁痛干呕,此表解里未和,热邪痰饮之症。”又:“感冒胁痛之治,
病名。外痔之一种。见《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疾病》。症为肛门部皮瓣赘生,有异物感,无痛痒,但热邪盛时则痛而肿胀。一般不需治疗。疼痛时可用薰洗法。余参外痔条。
病证名。又名痘夹疹。痘疮夹有痧子的证候。《医宗金鉴·幼科》:“痧亦疹类,但形如粟米,尖圆白硬,内含清水为异。此亦热毒所发,往往夹痘而出,宜于疏散,以荆防败毒散主之。”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凌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备急灸法》。见足两踝条。
喑,为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②即涌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