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赤芍药、当归、大黄、黄芩、生地黄、黄连、川芎、薄荷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米汤送下。治眼内血灌瞳神,赤脉涩痛,大热上壅者。
病名。即小产。《经效产宝》:“妊娠伤寒,骨节疼痛,壮热,不急治,则胎落。”
【介绍】:见高学山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管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介绍】:见方导条。
解剖学名称。位于舌腭弓之后,咽腭弓之外。《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
古针具名。指毫针等纤微细小的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鞭为硬之古体字,即胸中痞硬,详该条。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眼之俗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