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万寿菊之大者,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方。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紫金莲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亦名垢胎、盛胎、妊娠经来、胎前漏红,老鼠胎。指孕后仍按月行经,并无其他症状,又无损于胎儿,俟胎儿渐长,其经自停,谓之激经。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腑。详该条。
病名。即生于肩井穴处的肿块。出《外科启玄》卷九。多因肩部负重或枕卧冷处,血脉不畅,气血凝聚所致。症为肩部生局限性肿块,亦可破溃流脓血。早期宜用灸法令其消散,或用粉霜点之。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19卷,已佚。
见《中药志》。即密陀僧,详该条。
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针灸资生经》:“治疟之方甚多,……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于故帛,未灸即起小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