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饮丸

导饮丸

儒门事亲》卷十二: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青皮陈皮三棱(炮)广茂(炮)黄连枳壳(麸炒)各30克大黄黄柏各90克 香附子(炒)黑牵牛各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气滞水停,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晕,冷食不消,宿酒不散,身热恶寒战栗,头项痛,腰脊强,状如伤寒;以及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济阳纲目》卷十一: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苍术1两,白茯苓1两,独活7钱,黄连5钱,吴茱萸3钱。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水饮。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

普济方》卷一三九: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木香1两,茴香1两,槟榔1两,青皮1两,橘皮1两,黑牵牛2两,甘遂2两,大戟2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心下痞鞭痛,噫气不转,腹与右胁满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或5丸,以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九

御药院方》卷五:导饮丸

药方名称导饮丸

处方三棱(炮)3两2钱,蓬莪术(炒)3两2钱,青皮(去白)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白术1两半,槟榔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木香1两,白茯苓(去皮)1两半,半夏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痰涎,进饮食。主风痰气涩,膈脘痞满,停饮不消,头目昏眩,手足麻痹,声重鼻塞,神困多睡,志意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以生姜汤送下。渐加至100丸。

注意猪肉、荞面。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猜你喜欢

  • 止血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止血散药方名称止血散处方风化石灰20克(细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滤出晒干,为末)麒麟竭90克(去末,炒令紫色)鸡子10枚(取白和风化灰为3丸,入炭火内烧令红色,取出,放地上出火

  • 赤霜散

    药方名称赤霜散别名枣信丹、金枣丹。处方红枣1枚(去核),红砒(如黄豆大)1粒。制法红枣去核,入红砒扎好,放瓦上炭炙,烟尽为度,闷熄冷透,研细,加入冰片1分,再研。功能主治走马牙疳,延肿穿腮,不堪危险。

  • 加减定血黑逍遥散

    药方名称加减定血黑逍遥散处方生地8两(捣汁),柴胡5两(鳖血炒),白芍1两半(炒),当归3两,白术1两半,山栀2两(炒),茯神1两半(去木),丹皮1两半,麦冬3两(去心)。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孕妇吐血

  • 芙蓉软膏

    药方名称芙蓉软膏处方芙蓉叶30克,泽兰叶30克,黄芩30克,大黄30克,黄连30克,黄柏30克。制法上为细末,香油调。功能主治淋巴腺结核。用法用量敷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大双解散

    药方名称大双解散处方黄连(姜炙)1钱,黄柏1钱,连翘1钱,羌活1钱,秦艽1钱,生地2钱,黄芩1钱5分,山栀1钱5分,淡竹1钱5分,木通1钱5分,大黄3钱,芒消3钱。功能主治六脉俱数,烦热不退,身热体重

  • 丁香益胃汤

    药方名称丁香益胃汤处方丁香1两,人参1两,诃黎勒皮1分,官桂半两,大黄(炮黑)半两。制法上细末。功能主治胃虚挟热,吐逆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2片,煎5分,温服。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

  • 肠痈丸

    药方名称肠痈丸处方乳香3两,没药3两,木香4两,川朴6两,生大黄6两。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急性阑尾炎。用法用量阑尾周围脓肿,每日外用皮硝二两,外敷肿块处。摘录《新急腹症学》

  • 地黄干漆丸

    药方名称地黄干漆丸处方肥地黄30斤(烂捣取汁,向灶釜中微火煎如饧,即下鹿角胶末),鹿角胶4两(炙令通起,捣为末,余者炒为珠子,捣令尽),甘草半斤(炙,末),生干地黄末1斤,干漆末4面(其漆以微火铛中熬

  • 锁阳固精丸

    《中国药典》:锁阳固精丸药方名称锁阳固精丸处方锁阳20g肉苁蓉(蒸)25g巴戟天(制)30g补骨脂(盐炒)25g菟丝子20g杜仲(炭)25g 八角茴香25g韭菜子20g芡实(炒)20g莲子20g莲须2

  • 补益三石泽兰丸

    药方名称补益三石泽兰丸处方泽兰2两,芜荑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白术3分,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羌活3分,熟干地黄2两,黄耆1两,石斛1两(去根,锉),石膏2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