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吼病

小儿吼病

病名,即小儿哮喘。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久惯小产

    见《妇科易知》。即滑胎。详该条。

  • 腮颔发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发颐。见该条。

  • 小儿针疗法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 幼童

    从三岁到七岁为幼童。此期脏腑、经络之气渐趋充盛,抗病能力增强,模仿能力强,对外界各种事物容易形成较朴素的概念。因此,必须在作好小儿保育工作的同时开展适应于他们特点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 伤寒直格

    书名。①旧题金·刘完素撰,葛雍编。又名《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3卷(原为6卷,或称6集)。上卷叙干支配脏腑、病因、运气主病、脉诊等统论内容;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受,并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

  • 口禾髎

    见禾髎条。

  • 毛老虎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羊耳菊之别名,详该条。

  • 二宝花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 手阳明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本经别从手阳明大肠经的手部分出,沿着腕、臂、肘、臑、肩部,分布在胸膺乳房等部

  • 炮制

    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泛指药材的加工处理,如切饮片、炙、煅、蒸、淬等。药物炮制,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至刘宋·雷教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炮制的目的在于:①清除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