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棕包

小棕包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棕包

药材名称小棕包

拼音Xiǎo Zōnɡ Bāo

别名批麻草、小黎芦

来源百合科黎芦属植物蒙自黎芦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 f.,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注:同属植物尚有狭叶黎芦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近前种,分布于云南省。也作“小棕包”入药。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100厘米。根状茎粗短,其上生多数须根,细长,肉质。茎直立,上部密生白毛,基部残留腐烂后的叶鞘,呈棕包状。基生叶密集,长带形;茎生叶互生,叶片宽1.5~2厘米,无柄,基部呈鞘状抱茎。8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多分枝,花轴生疏柔毛,花白色至淡黄绿色;花被片中下部具紫色斑点;苞片较花梗为短,花梗长8~15毫米。朔果卵状三角形,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或疏林下。分布于云南省。

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原藜芦碱。

药理作用从根中提取原藜芦碱,给家兔、猫、犬等动物静注均有较强的降压作用,降压时间能维持23~126分钟,未产生快速耐受现象。小白鼠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0.125毫克/公斤。

毒性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中毒症状为头昏,呕吐,血压下降,心跳减慢等。

性味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镇痛,催吐利水。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水肿;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须根0.05~0.1分(不超过0.2分),研末,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注意孕妇、小儿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复方骨折:经整复后,小棕包干粉0.1分,酒或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备注同属植物尚有狭叶藜芦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近前种,区别在于狭叶藜芦的花序轴上部无分枝,花密集,几无梗;花苞片条形,通常长1~2厘米,最下1枚长达3厘米,苞片长于花,花紫色。分布于云南省。也作“小棕包”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棕包

药材名称小棕包

拼音Xiǎo Zōnɡ Bāo

别名小天蒜、细毒蒜、牛挣药、绿葱、小毒蒜、披麻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蒙自藜芦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atrumm engtzeanum Loes.f.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蒙自藜芦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1.3m。近基部租0.7-1cm,具棕褐色或浅白色的膜质鞘,鞘枯死后常在先端略破裂为带网眼的纤维网。下部叶基生,狭长圆形或带状,长22-50cm,宽l-3cm,先端锐尖,基部无柄,两面无毛。圆锥花序塔状,长15-50cm,疏生少数侧生总状花序;总轴和枝轴具短绵状毛;花多数;花被片6,较大,伸展,质地较厚,倒卵状匙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8-12mm,宽4-6mm,先端钝圆,基部具柄,下部有两个明显可见的腺体,淡黄绿色带白色;雄蕊6,花丝长约4mm,花药近肾形,背着,汇合为1室;子房无毛,3室,花柱3。蒴果长椭圆形,长1.5-2cm。种子扁平,具翅。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300m的山坡路旁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细条状,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8-15cm,直径0.2-0.6mm。表面黑褐色,粗糙,根头都有细密的横皱纹,下端多纵皱纹。质轻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有淡黄色的中柱。气微,味苦,粉末有强烈的催嚏性。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2-3列,外壁稍厚,呈多角形,皮层宽广,外皮层细胞排列整齐,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并含淀粉粒,内皮层明显,内壁及侧壁增厚。木质部束9-10。呈放射状,韧皮部位于木质部外侧与其相向排列。中央髓部较小。

粉末特征 灰白色。根被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呈螺旋状弯曲。内皮层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壁稍厚,垂周壁呈细波浪状弯曲。草酸钙针晶较多,散在或成束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长35-91μm。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椭圆形、半圆形、圆多角形,直径5-40μm,脐点十字状,裂缝状、点状;复粒由2-4个单粒组成。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24-74μm。

化学成分根含藜芦甾二烯胺(veratramine),黎芦甾二烯胺 N-氧化物(veratramine-N-oxide),黎芦明灵(veramiline), 3,15-二当归酰基计明胺(3,15-di-angeloylgemime),3-当归酰基计明胺(3-angeloylgermine),茄啶(soanid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硬脂酸酯(β-sitoterylstearate),胡萝卜甙(daucasterol),蜡酸(cerotic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

鉴别理化鉴别(1)本品横切面在紫外灯下(65nm)观察可见蓝色荧光。

(2)取本品粉末2g,加氨水湿润,乙醚15ml,回流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加稀盐酸2ml溶解,溶液分别做以下试验:①加碘化铁钾试液1滴,呈橘黄色沉淀。②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呈淡黄色沉淀。③加硅钙酸试液1滴,呈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辛;微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敛疮杀虫。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褥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0.05-0.1g,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布。

注意孕妇、小儿及体弱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肝药材名称猫肝拼音Māo Gān别名家猫来源食肉目猫科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以肝脏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炮制猫肝烧炭研末。功能主治治

  • 落葵花

    《中药大辞典》:落葵花药材名称落葵花拼音Luò Kuí Huā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功能主治花汁为清血解毒药。解痘毒,又治乳头破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金荞麦

    《中国药典》:金荞麦药材名称金荞麦拼音Jīn Qiáo Mài英文名RHIZOMA FAGOPYRI DIBOTRYIS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 黄桷皮

    《中药大辞典》:黄桷皮药材名称黄桷皮拼音Huánɡ Jué Pí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树皮。性味《草木便方》:"苦酸,温。"功能主治治

  • 鸟不宿

    药材名称鸟不宿拼音Niǎo Bú Sù别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

  • 硬质早熟禾

    《全国中草药汇编》:硬质早熟禾药材名称硬质早熟禾拼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别名龙须草来源禾本科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

  • 十萼茄

    药材名称十萼茄别名猫耳草、红丝线、钮扣子、血见愁来源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以叶和全株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

  • 柏树果

    《中药大辞典》:柏树果药材名称柏树果拼音Bǎi Shù Guǒ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

  • 栝楼茎叶

    药材名称栝楼茎叶拼音Guā Lóu Jīnɡ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性味《纲目》:"酸,寒,无毒。"功能主治《别录》:"疗中热伤

  • 铃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当子药材名称铃当子拼音Línɡ Dānɡ Zǐ别名小牵牛花来源旋花科铃当子Ipomoea sibirica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各省。功能主治逐水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