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尺泽

尺泽

经穴名。代号LU5。出《灵枢·本输》。别名鬼受鬼堂。属手太阴肺经。合(水)穴。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部烦满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图41)。②指寸口脉后平部。《脉经》:“从寸至尺,名曰尺泽。”

图41

猜你喜欢

  • 增订医方歌诀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 阴阳类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的命意、脉象、病证、预后等,这些都是以阴阳类聚而加以说明,故名。

  • 非化脓灸

    直接灸之一种。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但不灼伤皮肤,不使局部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当艾炷燃至一半左右,患者感到皮肤发烫或灼痛时,即用摄子将艾炷挟去,另易新炷施灸,以局部皮肤发生红晕为度。因其灸

  • 虚涎

    六涎之一。由虚热上蒸,其涎并上。其症“初发作时,先觉清涎满口,渐闻心前有一物,上触咽喉中急促,闷倒不觉”(《史载之方》)。治宜灸气海,补暖脾胃。

  • 五心烦热

    证名。指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以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

  • 王仲弓

    【介绍】:宋代医家。博学多闻,长于医,鉴于伤寒年年为患,而庸医往往误人,于是推究仲景书而撰成《伤寒治要》一书。

  • 驳骨消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 陈伯坛

    【生卒】:1863~1938【介绍】:字英畦。广东新会人。博览经史,尤好《周易》,潜心医学。曾中举,然无意仕途,专心研讨仲景之学。清末曾任广东省陆军军医学堂中国医学总教习。1924年,应邀主办中医夜学

  • 花壳虫

    见《中药志》。为斑蝥之别名,详该条。

  • 小九股牛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