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蒜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

拼音Shān Suàn

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百合科植物山蒜鳞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广卵形,白色,仅如枣大,外有膜被。叶根生,细长,管状,柔软而有微棱,色绿,长约30厘米左右。花茎于叶间抽出,长30~60厘米,茎顶有多数紫黑色珠芽;伞形花序顶生;苞片2,卵形,膜质;花小,花被6,卵状披针形,先端钝,白色,或有紫色背线;雄蕊6,卵状,花药长圆形;于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辛,温。

①《本草拾遗》:"辛,温。"

②《救荒本草》:"味辛,性沮,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去积,散瘀止痛。治积块,血瘕,食滞饱胀,痈肿,跌扑损伤。

①《本草拾遗》:"温补,下气,滑水源。"

②《本草图经》:"治积块及妇人血瘕;用苦醋磨服。"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助消化,增进食欲,民间用治膈食饱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磨汁。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粉瘤菌

    药材名称粉瘤菌拼音Fěn Liú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gala epidendrum(L.)Fr.[Lycoperdon epidendrum

  • 红土子皮

    《中药大辞典》:红土子皮药材名称红土子皮拼音Hónɡ Tǔ Zǐ P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四川山蚂蝗的根皮。6~7月采收。性味性凉,味微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复方①

  • 萝芙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萝芙木药材名称萝芙木拼音Luó Fú Mù来源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萝芙木Rauvolfia verticillata (Lour.)Baill.及云南

  • 蒲蒻

    药材名称蒲蒻拼音Pú Ruò别名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

  • 窄叶飘带草

    《中药大辞典》:窄叶飘带草药材名称窄叶飘带草拼音Zhǎi Yè Piāo Dài Cǎo别名飘带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窄叶柴胡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草本,高约

  • 药材名称玉拼音Yù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出处玉,药用首载于《本经》上品“玉泉”条,谓:“玉泉……一名玉札。生山谷。”1.《吴普本草》曰:“玉泉一名玉

  • 葫芦七

    药材名称葫芦七拼音Hú Lu Qī别名大救驾、荷叶七(《陕西中草药》),山紫菀(《山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

  • 橘红珠

    《中药大辞典》:橘红珠药材名称橘红珠拼音Jú Hónɡ Zhū别名橘珠、橘胎(《广西中药志》)。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幼小果实。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晒干即成。

  • 裂叶翼首花

    药材名称裂叶翼首花别名岩七[四川西昌]、爬岩夕[会理]、小铜锤[木里]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 (Batal.) Pritz.,以根及

  • 断肠草

    药材名称断肠草拼音Duàn Chánɡ Cǎo别名钩吻、大茶药、大炮叶、黄花苦蔓、黄猛菜来源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