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

《中国药典》: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240g荆芥120g甘草60g

性状为暗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微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用法用量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四两)荆芥穗(四两)细辛(去心.一两)白芷(一两)甘草(一两)羌活(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薄荷(蜜炙.八两)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言语声重。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清头目。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常服清头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别名茶调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24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120克 香附子(炒)25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主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

备注方中川芎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额骨痛),均为主药;荆芥薄荷防风升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香附行气宽中,兼能疏风(现配方多用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配合荆、防、薄荷,增强疏风止痛之效;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致耗气;用茶清调服,乃取茶叶苦寒之性,既能上清风热,又能监制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之升中有降。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按:本方用法,《世医得效方》卷十作"每服6克,葱白、茶清调下;用葱涎调贴两太阳穴,除痛甚者特效。又用朴消少许,吹入鼻中立愈。左痛吹右,右痛吹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别名茶调散、茶调汤、川芎茶调饮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8两,川芎4两,荆芥(去梗)4两,香附子(炒)8两(别本作细辛去芦1两),防风(去芦)1两半,白芷2两,羌活2两,甘草(爁)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头目。主偏正头痛,伤风壮热,肢体烦疼,风热隐疹。

用法用量茶调散(《得效》卷十)、茶调汤(《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经验良方》)、川芎茶调饮(《不居集》下集卷二)。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薄荷辛寒,轻虚上浮,上清头目之风热,旁搜皮肤之湿热,中去肝胆之虚热,下除肠胞之血热,此用以为君药,所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也”。荆芥辛苦温,上行祛头目之风,除经隧之湿,去血中之风湿郁热,此以佐薄荷而为臣。芎穷甘辛,行血中之气,排筋骨之湿,上通巅顶,下彻血海,为厥阴肝经表药;羌活苦辛,此以祛太阳之风热;白芷辛温,此以祛阳明之风热;防风辛甘,缓肝补肝,以防风淫之内侵,故曰防风,其祛风不拘经络,无所不到;细辛辛温,达肾气,使上行以清耳目,主治少阴头痛;甘草以补土和中;茶叶甘苦寒,轻清上浮,能升清阳于上,而降浊阴于下,聪明耳目,开爽精神,虽非风药,而能助诸药,以散风除热,清头目。

临床应用偏头痛:作者用《局方》川芎茶调散原方治疗126例偏头痛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达83.3%。患者偏头痛为阵发性,可以固定或交替发作,右侧多于左侧,且都伴有神经忧郁状态。

摘录《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银海精微》卷上: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1两,石决明1两,木贼1两,石膏1两,炒荆芥1两,菊花1两,薄荷叶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热泪,眼弦湿烂。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后茶送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医学心悟》卷四: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酒拌)1两,荆芥1两,白芷1两,桔梗(炒)1两,甘草1两,黄芩(酒炒)1两,川贝母(去心)1两,黑山栀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通窍清热。主鼻渊,鼻中常出浊涕,源源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陈松萝细茶调下,1日3次。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猜你喜欢

  • 厥症返魂丹

    药方名称厥症返魂丹处方真麝香2钱5分,生玳瑁2钱5分,雄黄精2钱5分,飞辰砂2钱5分。制法上药同研如粉,于瓷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厥证。用法用量每服5丸。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竹茹膏

    药方名称竹茹膏处方真麻油60克 青木香60克 青竹茹9克杏仁20粒(去皮、尖)制法上药人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滓,入松脂(研)15克,熬成膏。功能主治治黄泡热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疮上。摘录《

  • 保寿丸

    《圣济总录》卷九:保寿丸药方名称保寿丸处方牛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犀角(镑屑)半两,天麻半两,蝉壳(去土)半两,干姜(炮)半两,白僵蚕(炒)半两,半夏(汤洗10遍,焙)半两,乌

  • 参附渗湿汤

    药方名称参附渗湿汤别名渗湿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附子(炮)、干姜(炮)、桂枝、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坐卧湿地,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肤腠不密,易冒风湿,身体

  • 加味黄耆建中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味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白芍药各6克当归4.5克人参白术麻黄根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饴糖10毫升大枣2枚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

  • 菟丝子补肾汤

    药方名称菟丝子补肾汤处方菟丝子9克,石斛9克,石决明9克,炒杭菊9克,当归9克,谷精草9克,炒茺蔚子9克,潼蒺藜9克,陈皮6克,炒谷芽5克。功能主治补肾养肝,明目。主肾气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 四正丸

    药方名称四正丸处方广藿香90g香薷90g紫苏叶90g白芷90g檀香30g木瓜90g 法半夏90g厚朴(姜炙)90g大腹皮90g陈皮90g白术(麸炒)90g桔梗90g茯苓90g槟榔30g枳壳(麸炒)90

  • 安胎鲤鱼粥

    《太平圣惠方》:安胎鲤鱼粥药方名称安胎鲤鱼粥处方活鲤鱼1条(约500克左右)苎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葱 姜 油 盐各适量制法鲤鱼去鳞及肠杂,洗净切片煎汤。再取苎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

  • 将军膏

    药方名称将军膏处方大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损肿痛,不消之瘀血流注紫黑,或伤脸上青黑。用法用量生姜汁调,敷患处。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湿郁汤

    药方名称湿郁汤处方苍术9克白术香附橘红厚朴(姜汁炒)半夏(制)白茯苓抚芎羌活独活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因雨露所袭,或岚气所侵,或坐卧湿地,或汗出衣衫,皆为湿郁,其状身重而痛,倦怠嗜卧,遇阴寒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