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根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①出《针灸甲乙经》。即归来,见该条。②出《外台秘要》。即承泣。见该条。
即片子癀,见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生于皮肤上的呈褐色或淡黑色上斑点,约针头乃至绿豆大,略高出皮面。多散发于面、颈或手背等处。治疗可外用风化石灰30克,石硷15克,共为细末,加水少许调成糊状,以签蘸药点靥子上,
内伤病因的一类。包括饮食失调和劳倦过度,是内伤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脾胃论》认为“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并立“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一节,专论饮食劳倦所致的内伤疾病的病理。
指枣、李、杏、栗、桃等五种果实。《素问·脏气法时论》:“五果为助。”
正骨手法。上,是指整复或复位之意;骱,即关节之意。又称复位手法,是运用手的技巧将脱臼之骨复其原位。《伤科补要》卷二:“夫接骨入骱者,所赖其手法也,两手安置其筋骨,仍复于旧位也。”不同部位的脱臼,其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