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西汉时期人。父为世医,楼护年少时曾研读医书,后又投身政界。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
指经脉行于体表和四肢的外围部分。《灵枢·刺节真邪》:“……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同肢)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
肝主疏泄,太过与不及皆为肝气不和。症见急躁易恐,胸胁胀满,甚则作痛,少腹胀痛,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亦可影响脾胃而出现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治以疏肝理气为主。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即神效栝蒌散作汤剂。治小肠痈脓已成者。见神效栝蒌散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风牵斜。详该条。
病名。见《喉科秘诀》卷下。即大水风。详该条。
与五脏相配的五腑,即小肠、大肠、胆、胃、膀胱。《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者,心之府。大肠者,肺之府。胆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肾之府。”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婚后不孕,不生子女。
《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大头为内眦。”详内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