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舌难伸缩,口开难合,不能吮乳,甚至阻塞喉部,不能啼哭等。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热蓄于胃,熏发于口腔所致。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拭去汁液或恶血;再用淡盐汤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眉心疔。见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柚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膂俞条。
病证名。指小儿大病瘥后因劳倦而复发,见《婴童百问》。如劳复而寒热往来,胸胁满痛,呕吐烦渴者,宜小柴胡汤和解表里。
出《婴童百问》。即赤游丹。详该条。
【介绍】:见葛应雷条。
按诊。病人自觉足胫冷,或医生按之较正常冷,主阳虚。
络脉中的血。《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