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主气之第六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又称六之气。为太阳寒水之气,主冬至前后各30日又43.75刻。亦即小雪至大寒,其中包括大雪、冬至、小寒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温溜,见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顶骨内痛极如鎚如钻也。夹痰湿者,每痛多眩晕,若痛连及目珠而胀急瘀赤者,(眼)外证之恶候;若昏眇则内证(内障)成矣”(《张氏医通》卷八)。某些内外障眼疾均可出现此证。
出《本草纲目》丹参条。指在腹中正在成长的胎儿。
【介绍】:见朱颜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偏胜,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
【介绍】:南宋医生。履贯欠详。撰《瘅疟备急方》1卷,佚。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黄芪、桂心、巴戟天、石斛(酒浸)、泽泻、茯苓、炮姜各三两,防风、独活、人参各二两,炮天雄、芍药、炮附子、半夏(汤洗七次)、细辛、白术、黄芩、天花粉各一两。为末,每服四钱,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