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出《洞玄子》。指阴道。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手丫发。见该条。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维宗。江苏徐州人。长于儿科,撰有《痘疹详辨》一书。
见鬼眼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多由跌扑损伤,污血凝滞胁肋所致。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或肋下有块,午后发热,或兼见喘逆,疼痛部位固定,脉多涩。治宜活血行气,化瘀通络。如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
出《传信适用方》。为鼠李根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栀子、黄连、石膏、荆芥、紫花地丁、炒枳壳、桔梗、玄参、生地黄、炒牛蒡子、大黄、赤芍药、甘草、薄荷、木通、灯心、竹叶。水煎服。治胸前出痘,攒聚粘连。
病名。见《卫生易简方》。即狂犬啮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