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即石灰,详该条。
水肿之一。亦称风水。多由脾肾气虚,汗出当风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夫风水肿者,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当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
【生卒】:约九世纪【介绍】:唐代曹州(今山东曹县)的地方官吏,桂林人。因以醇酒、胡椒、干姜温服得汗的方法治愈孙仲敖的“脑痛症”,名著于一时。
见《普济方》。为棕榈皮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苏木,详该条。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将药物精制成药液,滴入眼中,每日三至四次不等。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五脏气逆证中,心气上逆的症状,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噫,即嗳气。心气上逆之所以出现噫气症状,《类经》十五卷认为:“盖由火土之郁,而气有不得伸舒,故为此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则认为:“因胃气上逆于
病名。见《郑氏女科真传·胎前杂症》。指妊娠期乳汁自出。即乳泣。详该条。